10月26日,俄罗斯总统特别代表基里尔·德米特里耶夫的一番表态,把“海燕”核动力巡航导弹重新拉回了国际舆论的聚光灯下——俄方已正式向美国通报了这款导弹的试射情况。
德米特里耶夫说得很直接:“美国方面已经收到了‘海燕’成功试射的信息。”但更受关注的,是他随后传递的普京总统立场:“只有具有建设性和相互尊重的对话,才能带来真正的成果。”这句话像一根“引线”,瞬间点燃了外界对俄美关系走向的猜测——毕竟,过去一段时间里,两国在军事领域的互动不少,这次俄方主动通报试射细节,更像是在释放“愿意对话”的信号。
其实“海燕”导弹本身就自带“话题性”:作为全球少数几款核动力巡航导弹,它的“无限续航”特性让不少人讨论技术突破,也有人担心核动力带来的安全风险。而这次通报后,网友的讨论又多了一层:“俄方主动通报,是不是想给紧张的关系降温?”“美国会怎么回应?”
更德米特里耶夫还提到,近期俄罗斯国家杜马议员将与美国国会议员举行会谈。这一步,把“对话”从“军事层面”延伸到了“政治层面”——毕竟,国际间的矛盾从来不是靠“亮家伙”解决的,坐下来谈,才是最现实的路径。
从通报试射到传递对话立场,再到议员层面的会谈安排,俄方的一系列动作,其实都是在摆“诚意”。但对话从来不是单向的事,相互尊重的前提,是双方都有“坐下来”的意愿。就看美方会不会接住这颗“对话的橄榄枝”了——毕竟,再先进的武器,也比不上“愿意沟通”的诚意。